2016年8月9日星期二

华小大磁力(第1篇)国小、华小、淡小各自精彩,3语文一个课程纲要

联邦直辖区部长东姑安南早前说,以前,很多家长会将孩子送到国小就读,唯近年来情况有变 ,越来越多各族家长,包括马来人,将孩子送进华小就读。
华小一般由学校董事部经营管理,但学校方针要听命于教育部。(图片来源:中国报
他促请教育局调查,各族家长不太喜欢送孩子到国小就读的原因。这番言论掀起千重浪。


2016年8月7日星期日

替代肉类——吃昆虫救地球

柬埔寨金边市大皇宫前的人行道,有小贩在售卖昆虫,通常游客会好奇的买些来吃。(图:东方日报)
把昆虫夹进汉堡、將蟋蟀磨粉做饼乾,这不是恶作剧;欧美掀起「食用昆虫」热。除了营养价值高、容易饲养又环保,还能解决粮食危机;既是新型態食物,也挑战舌尖味蕾。

近年来,除了科技创业潮之外,其实还有一股鲜为人知的新创业潮。由创业家们推出新玩意,將顛覆大家习惯与观念。运用现代科技,大规模饲养「食用昆虫」,这些昆虫富含蛋白质等各种优质营养素,是未来肉类最佳替代品。

其实把昆虫当食物在亚洲、拉丁美洲、非洲传统社会中,已行之多年。联合国粮农组织(FAO)估计,全世界吃昆虫的人口已有20亿人。

台湾山产野味餐厅,不难发现炒虫蛹蚂蚁炒蛋等菜色,夜市也会提供炸蟋蟀,当作下酒小菜。北京大街上,摊贩用一串串碳烤昆虫,吸引观光客。中国人早已用昆虫入药,例如冬虫夏草。

2016年8月6日星期六

法兰西丝.欧德姆.凯尔西──择善固执的药品守门员

1962年,白宫的玫瑰花园里,凯尔西博士/医师笑容可掬地从美国总统约翰·甘乃迪手中接下杰出联邦公民总统奖[1]。二十世纪最恶名昭彰的药物灾难刚结束,却仍馀波荡漾。
凯尔西从甘乃迪手中接下奖项。有趣的是,甘乃迪的夫人贾桂琳,在凯尔西力挡沙利窦迈的期间,也正好怀孕,成了潜在的受益人(图片来自 www.nytimes.com
一切均起因於两年前,刚到任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(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)的凯尔西,所接到的小案子。当时,沙利窦(音dòu)迈(Thalidomide)这个已在欧洲风行三年的「必备良药」,终於要引进美国了;它不但是安眠药,其具备的安宁镇静作用,也可以降低孕妇在怀孕期的不适,获得了广大的好评。药商志得意满递交了新药上市申请,希望赶在买气最旺的耶诞假期前打入美国市场。後来,历史告诉我们,因为申请案被这位名不见经传的菜鸟雇员挡了长达一年半的时间,美国最终得以避免成千上万的畸形宝宝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