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0月6日星期五

寄生虫绝种,人类也受害

寄生虫标本。 图片来源:Andrea Hale / Flickr
恶名昭彰的寄生虫,传染疾病之馀,占据宿主身体平白汲取营养占尽便宜,是活脱脱的 free-rider。如果有天寄生虫大规模灭绝,恐怕不少人类会额手称庆。不过,美国日前有研究指,未来 50 年将有三分一寄生虫灭绝,可能酿成生态灾难,危害人类。原来,寄生虫虽可恨,对大自然却必不可少。

寄生虫只靠寄居於宿主身体生存,却活得风生水起,现时地球上 770 万生物物种中近半属於寄生虫,这种生存方式甚至已进化至少 223 次。不过随着气候变化加剧,研究显示最多会有三分之一寄生虫品种在 2070 年前陆续消失,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环境科学学者 Colin Carlson 日前将研究所得刊於科学期刊 Science Advances 上。

此前的科学研究,大多关注大型哺乳动物的绝种危机,或温室效应如何影响农作物收成等等,但 Carlson 认为地球还有很多面临绝种的物种需要人类关注。他与其团队 4 年前开始研究未来寄生虫将如何受全球升温影响,以美国史密森尼学会所藏国有寄生虫库中,自 1800 年代起几千个品种共 2,000 万个寄生虫标本为主要研究资料库,翻查过去的纸本记录,配对品种及其主要栖息地,再利用电脑模拟未来这些地方的气温转变,配合它们过去 200 年中各自的物种演变,预测其最终存亡。结论是,在 50 年内将有三分一寄生虫品种绝种,即使在最乐观的情况下,亦起码有 10% 寄生虫会绝种。

然而这对人类而言绝非好消息。 寄生虫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举足轻重,它们可调节其宿主在大自然中的数目,平衡整体生态,倘若寄生虫绝种,将带来无数负面后果。

首先,寄生虫本身对生态有意外益处。它们会杀死动物体内部分生物组织,削弱它们对猎食者的抵抗力,例如感染微细毛圆线虫的红松鸡会散发气味,更容易被猎食者寻获,从而有效控制鸡口。日本的蚱蜢被线形虫寄生一段时间后,会自行跳水自杀,成为稀有鱼类的腹中物。另外,感染舌形隐穴吸虫的海螺,会因消化功能弱化,食量大幅减少,降低大西洋海岸的海藻消耗量,使其他海洋物种有足够粮食供应。Carlson 指,总结起来,寄生虫为生态系统供应 8 成食物网。如果寄生虫绝种,生态系统中的食物分配可能要重新洗牌。

寄生虫品种多如繁星,意味它们需互相制衡,内耗能减慢疾病传播速度。相反,若部分品种绝迹,不但破坏生态稳定性,其他幸存的品种失去竞争对手后亦会乘势独大。寄生虫与其人类宿主经过多年磨合达至平衡,寄生虫有求於人,为谋求居所与营养,多数不会危害宿主性命,因此一直相安无事。这也是为何绦虫寄生於人类肠道却不致命。但当一种寄生虫绝种,其他更强大的寄生虫便可乘虚而入,抢占它遗下的肥猪肉。人类身体未曾见识新品种寄生虫,更未建立不致命的寄生关系,感染容易有性命之虞。

Carlson 说:「我们对寄生虫的认知尚浅,现阶段很难断言寄生虫绝种的确切影响,但我们会说整体情况会变得非常危险,因为物种灭绝和入侵是此起彼落的。」有非寄生动物之处,必有寄生动物,因此寄生虫不会完全绝种,只是长久而来形成的生态平衡一旦被打破,后果不堪设想。专门研究寄生虫与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学家 Kevin Lafferty 指:「生物学界需要中立看待不同物种,保护动物的同时,也不忘寄居其中的寄生虫。」


文章摘自: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